2008年4月16日-17日,由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育部师范司司长管培俊、香港大学校长资深顾问程介明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中国安博教育集团总裁黄劲以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人事司、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负责同志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陈小娅副部长、钟秉林校长、顾明远教授和黄劲总裁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中、英、美、澳、德、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教育行政官员、专家学者等150余人参加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刘川生书记、钟秉林校长会前会见了陈小娅副部长等嘉宾。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任、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包华影教授主持大会。
陈小娅副部长在讲话中说,在新时期,建立教师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今后,中国教师资格制度要在制度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和研究层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大会收到学术交流论文50余篇。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着“教师资格制度与教育教学能力”这一主题,就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构成、标准、测试以及国际比较等议题进行研讨与交流,有35位代表分别做了高水平的主题报告和大会报告。师范教育司管培俊司长首先为大会做了题为《强化教师资格制度中的能力导向》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内涵,是教师资格认定的关键内容。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资格认定中的教育教学能力,今后将考虑研究制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标准和办法,强化教师资格中的教育教学能力导向。他强调,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教育政策的优先议程。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中,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导向是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紧迫需要和必然选择。
香港大学校长资深顾问程介明教授所做的报告《教师质量:问题与视角》、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Lynn Paine教授所做的报告《国际教师教育研究作为重新思考教师能力的方式》、美国雪城大学教授、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Louise C. Wilkinson女士所做的报告《提高美国市区学校学生读写能力:师资培训的关键因素》、日本学校教育学会会长、上越教育大学若井弥一教授所做的报告《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度的实施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Mel West教授所做的报告《提高职前教师培训质量:确认培训质量要素,理解要素整合方式》、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俞启定教授所做的报告《关于从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向教师资格考试过渡的设计》等引起了听众们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反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炳照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Harm Kuper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永明教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周满生副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中国留学服务中心邵巍副主任、澳门大学教育研究中心黄素君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GOH Kim Chuan教授、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项目经理John Allan先生、韩国圆光大学教授、开放幼儿教育学会副会长金圭洙先生等多位专家、学者的报告也获得了参会者们的好评。
安徽、贵州、河北、湖北、湖南、江苏、辽宁、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和北京、上海两市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其中辽宁省教师培训交流中心的张纪洪主任和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的安锦阳老师结合本省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的实际,为大会做了具有实践借鉴意义的报告。
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现代教育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教育电视台等近20家媒体对大会进行了全面采访;中国教育报和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等10余家知名网站对大会进行了即时报道。
此次大会是继2005年4月首届教师资格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在我国召开的第二次高级别、大规模的教师资格制度专题国际会议,对于交流中外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经验与作法,推进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