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教育
河南师范大学 创办时间:1923年 主管部门:河南省人民政府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新乡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师范(综合型) 官网: 学校代码:10476 邮编:453007 招生电话:0373-3326191/3325268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路东段46号 查看地图

点评 123

关注 3251

浏览 

【发力大思政】 暖冬师大青年行•奉献共筑中国梦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完善 “大思政”工作格局,报道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宣传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激发各部门、各学院积极探索“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新方式、新载体,本网从即日起开设“发力大思政”专栏,刊发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最新动态,希望以此统一思想,精准发力,努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作者:厘米教育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23 16:17:22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完善 “大思政”工作格局,报道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宣传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激发各部门、各学院积极探索“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新方式、新载体,本网从即日起开设“发力大思政”专栏,刊发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最新动态,希望以此统一思想,精准发力,努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6日至219日,在校团委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校青年学子在回乡期间,利用寒假踊跃参与了社会观察、志愿服务、政策宣传、专业实践、创新创业、阅读经典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树立了师大学子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家乡变化亲眼见学子喜晒“获得感”

从大学回到阔别半年的家乡,第一感受就是我的家乡变得美丽了,明显感受到道路变宽了,路灯更亮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楼房。”116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16级新生庞博在微博中这样描写回家的第一印象。他的家乡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他惊喜地发现,政府实施的“村村通”工程让家门口一下雨就泥泞不通的土路变成了厚实宽敞的水泥路。“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政策让村民生活日新月异。

文学院2015级陈珂瑜同学利用寒假时间担任家乡交通指挥志愿者,积极参与家乡文明卫生城市建设。实践中,她感受到家乡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往日行人车辆拥堵的十字路口如今变得秩序井然。她感叹道:“大家齐心协力,城市建设必定取得重大成果。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的社会责任感更强了。”

法学院学生积极感受“五大发展理念”为家乡带来的深刻变化,以驻马店西平县为例,撰写了家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稳步发展的调研报告。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秦莹还征集了各地学生对家乡民风乡韵、文化发展的深刻体验。一个个家庭、一座座村镇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微博和微信喜晒“获得感”。

传统文化显意蕴体会年味探新知

同学们在返乡过年期间,以青年学生的视角,积极关注传统节日文化。文学院2016级全体同学选择在寒假中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的心灵,重寻内心的宁静《诗经》《论语》《道德经》《红楼梦》《人间词话》等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成为学子阅读关注的焦点。同学们阅读之余共撰写读书笔记1000余篇,在学习思考中感悟“孝亲敬老、勤劳善良、自强不息”的中国优秀传统精神,展现了勤思敏学的精神风貌。

商学院2016级经济学二班全体学生利用寒假进行“家乡的年味,我眼中的春节”节日民俗调研活动。大年廿三起,同学们纷纷参与到年俗活动中,写福字、贴对联、剪窗花、蒸花糕、包饺子……切实体会红红火火的浓浓年味。走进郑东新区花卉步行街,“泥人刘”泥塑、拉洋片表演等多项非遗手工项目,不仅将2015级王丹同学的记忆拉回童年,更让她意识到关注非遗文化艺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环境学院的同学们在欢乐之余不忘环保理念,深刻宣传国家提出的“禁燃禁放”新规带来的深远影响与卓越成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通过用七彩灯光代替鞭炮迎新春,充分展现了文明庆贺、环保庆贺的美好愿景。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在《年俗调查报告》中写道:“看不见的春节”比“安静的春节”更可怕,我们应更加自觉地加入保护环境的队伍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身体力行搞科研攻坚克难勇创新

120日下午,校工会主席岳杰勇,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和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看望慰问正在参加2017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比赛历时五天四夜,我校42支参赛队,其中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2支,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支,参赛学生共计126人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解题论文,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寒假期间,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李想同学根据人眼对光的敏感度与热光转换的发光模式不同给私家车发明安装一个绿色LED闪烁光感灯,也是收获不小。他感慨道:“在这次小发明制作的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学以致用’这句话的道理。”

2017年的寒假对于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宋建楠一行同学们来说可能比其他人要短一些。期末考试结束,宋建楠等人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急急忙忙回家,而是和尚淑英老师一起做起了实验,研究他们2017年大学生“挑战杯”项目的实验课题。宋建楠在实验结束后说:“本次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课堂实验不同,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自己亲手设计实验并完成,这些经历是我寒假中最宝贵,最丰硕的收获。”

爱心帮扶形式多参与其中润心田

寒假期间,外国语学院2016级“关爱自闭儿童”志愿服务队走进偏僻农村,为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授外语,用美妙的语言让孩子们对未来充满期盼。春节前夕,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代表跟随相关工作人员来到了当地扶贫救助点,为当地留守老人送去了米、面、油等物资,并与老人进行交流,带去冬日的温暖。体育学院和音乐舞蹈学院学子利用返乡的机会,充分发挥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

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焦康楠来到家乡小学支教。他与支教队员为当地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他在心得体会中说道:“支教生活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村教育资源的贫乏,尽管国家为孩子们新建了明亮的教室,但是师资力量还是十分不足,作为一名师范生,虽然我的力量很小,但我会尽己所能去努力改善这种状况。”

此外,各学院学生自发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康之翼学生团深入周口市太康县张集镇蔡集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为农村发展注入时代活力社团成员集体的调查报告受到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一致认可,真正做到了情系家乡,关注民生。广播电视学专业部分学生跟随新乡日报法制周刊记者外出实践,利用专业知识采访英雄楷模通过记录榜样先进事迹,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寒假社会实践为青年学子打开了了解国情、民情、社情的一扇窗户,对于同学们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成就、新风貌,进一步增强“四个正确认识”和“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实践效果有效推动了我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激励了更多青年学子不断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奉献社会,传承优秀文化精髓,弘扬时代新风。

 

(策划:党委宣传部;供稿:校团委;

执笔: 韩 舒 王秀杰 )